返回
返回 我的 宁波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宁波中小学教育初一语文《幼时记趣》文章翻译

2020-07-29 12:57:16 23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课程,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举报
课程详情

宁波中小学教育初一语文《幼时记趣》文言文翻译

 初一语文《幼时记趣》关于文章的相关读音、翻译,中小学教育课堂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大家快来学习吧!

初一语文《幼时记趣》文章翻译

读准字音:

    藐(miǎo )小 庞(páng)然 项为之强(jiāng) 壑(hè)

    鹤唳(lì) 怡(yí)然 土砾(lì) 凹凸(āo tū) 蛤(há)蟆(ma)

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沈复,生于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

 出处: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作者在《浮生六记》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浪游的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处与愁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世态人情,旧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以及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文词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艳,读之心醉”的评语,文学气氛颇浓。由于时代的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情趣,情调低沉,略含感伤。

文言文翻译方法:

    把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文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是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能张目对日”,我们可以这样来翻译,“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

    我们把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文可以转化为三种方法。第一,结合课下注释;第二,联系上下文;第三,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知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相信大家通过上面学习,更加了解了本篇文章,中小学教育课堂还为大家准备了更多学习内容,大家来好好学习呀!

免费咨询热线:400 8888 78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学习窗看到的。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