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我的 兰州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兰州科兴职业学校:传统文化幼儿教师

2020-08-09 18:48:52 66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课程,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举报
课程详情

学前教育老师缺,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幼儿老师更缺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9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了27万所。2020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将超30万所。据测处到2020年,全国幼师和保育员教师缺口将达到190万人,学前教育的专业人才急需,但幼师的水平是参差不齐,幼师自身素养也容乐观。从娃娃抓起幼儿养性、蒙以养正,婴幼儿时期教育会影响至一生。科兴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德为本,致力于打造甘肃幼儿教师成长的乐园。

 

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对高职幼师教育的影响

教师在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的建设中,在促进人类发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学龄前的儿童心智发育水平较低,在他们拟里,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就是智慧的象征和高尚人格的化身。龙期是师德面貌,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教师仁爱、温良的品行有利于儿童健康性格的形成,反之,会给孩子一生蒙上心里阴影,造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后果。所以,幼儿教师更应把传统文化中崇高的精神和优秀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付诸行动。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完整。对于儿童的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俗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教给幼儿的是做人的根本,幼儿教师要以身作则,感染和引导幼儿建立道德善恶观。而在当前的高职幼师教育中,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其道德教化的基础功能受到了严重削弱。对于今天的幼儿教育而言,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中,隐含着潜在的危机。

 

首先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区域经济中心,这些中心城市往往集中了某一区域内的最优质资源,包括就业、医疗、经济、教育等方面。大量人口向中心城市汇集,在中心城市造成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在这种环境下,高职幼师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后果明显的就是幼师教育的功利化。一方面,目前我国幼儿教育资源紧缺,公立幼儿园数量较少,经过正规教育培养的幼儿教师人数较少,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就读的需要。

 

因此,幼儿教师的就业形势非常乐观,高职幼师生往往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形下,高职幼师教育更多地体现了职业化的性质,即将教育的目标侧重为培养更多的具体教学能力的高职幼师,担任幼儿教师。由于职业技能教育的直接性和实用性,对高职幼师教育教育成为了高职幼师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长期性基础性的道德教育则涉及较少。高职幼师教育目标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职幼师教育不再是德业,而成为了更为功利的职业。

 

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国高职幼师教育的内容中,大多数课程是关于如何教育幼儿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高职幼师生接受的教育模式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了道德教育只是冷冰的机器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职幼师生缺乏对幼儿老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在一些高职幼师生看来,幼儿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仅仅是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职业一样。而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其他职业一样,属于职业技能的一种。这种冷冰冰的职业观正是屡见不鲜的幼儿教育虐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缺乏道德感的教育,使得幼儿教师忘记了自己是幼儿道德引导者的身份,而没有道德感的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有道德感的学生。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幼儿教师,缺乏对幼教工作的重视和敬畏,将会对幼儿教育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高职幼师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对策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何患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以人为本,高职幼师教育正是大力推进幼儿教育事业进展的前提基础。因此,面对高职幼师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重视高职幼师教育的学历教育和知识教育。高职幼师的教育不能仅限于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高职幼师生的通识教育。一个人的素养是要靠基础性的通识教育奠定基础的。此外,高职幼师教育的学历含金量不仅仅体现在高职幼师生技能的掌握,更体现在高职幼师生的良好素质,这就要求对高职幼师生的教育必须是在完整而科学的学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也是幼儿教育不断发展的必然需要。

 

其次,科学设置高职业幼师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也存在着封建糟粕。一些封建伦理纲常的思想应当被摒除。对高职幼师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教育课程设置上针对高职幼师的职业特点,针对性地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如诗词欣赏,传统音乐赏析等。利用现代技术和教学手段,全方面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背诵记忆和刻板理解。

 

最后,加强传统文化对高职幼师职业道德的培养。高职幼师生作为职业教育的成果,其道德教育应当与幼师职业教育相关联。传统文化中鞠躬尽瘁、尽职尽责的精神,和为人师表、道德教化的高尚责任感应当成为高职幼师生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对幼教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是需要道德感召的。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和感化,在技能教育的同时培育了高职幼师生的道德责任感。

报名咨询电话:400 8888 78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学习窗看到的。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