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返回 我的 广州
首页 分享 收藏 预约报名 拨打电话

香港留学·2019年不高考也能去香港读名校-广州国际语言培训

2020-08-21 12:32:15 28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课程,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任何费用
举报
课程详情

香港留学·2019年不高考也能去香港读名校-广州国际语言培训中心

从2012年起,内地学生报考香港部分高校,高考不再是唯一的方式,考生可以依靠SAT、IB、A-level等国际考试成绩,申请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名校加大内地招生力度,且学费不涨。当然,如果父母有实力,也可以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获得香港身份,一人投资全家受惠,给子女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成就未来的平台,轻松入读香港名牌大学。

2011年12月中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四所香港高校联合召开2012年招生新闻发布会,各香港高校均表态,明年将加大内地招生力度,且学费不涨。 

凭该校认可的国际考试成绩申请

据香港中文大学招生负责人介绍,对于在内地国际学校就读、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内地学生,可以凭该校认可的国际考试成绩申请入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大学去年就以此种方式招收了近100名内地学生。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教育学院也接受内地考生以国际成绩报考。通过国际生入学计划的学生,并不占用内地生招生计划。同时,各香港高校均宣布大幅增加明年内地生招生计划。 

扩招力度加大

2012年香港大学预计招收350-400名内地学生。香港中文大学2012年的招生范围扩展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招收300名内地学生入读本科课程,并将增加奖学金名额。

从政策上分析,2012年港校内地自主招生主要有三大变化:

政策变化一:学制“三改四”

在2012年之前,香港高校实行的是3年制,内地生去香港读大学则为4年,第一年是预备学习年,先修读香港文化、历史以及语言等课程,以适应学习。

根据香港“三三四新学制”改革(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香港的大学本科专业今年起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这意味着,从今年起内地生若成功被香港高校录取,将不再需要一年的就读预科课程时间。这项改革使香港与内地教育制度接轨,就读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完成高中课程后,可直接入读本科一年级。

对此,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处总监罗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项改革对内地学生影响不大,只是以前的第一年预科取消了,内地学生在大学第一年就要与本地学生一起进入本科课程。对内地学生而言,需要更好地适应,对英语口语与听力能力水平要求将更高,该校目前已经准备一些课程以便内地学生更好适应环境。

政策变化二:增加内地招生人数

2011年香港12所大学在内地共招收1400余名学生。根据最新的招生计划,明年香港不少高校都将增加内地招生人数。招生数量增加较为明显的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2012年,香港大学招生计划指出,预计招生250至300人。香港理工大学2011年在内地招生计划为230人,最后实际录取了约240人,而2012年,该校预计在内地招生280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也有小幅增加。在学费方面,香港地区各高校的学费基本保持稳定。

政策变化三:增加奖学金总规模

为招揽优秀生源入港校,香港各高校都表示会保持既有的对内地学生提供的奖学金比例,但随着内地招生人数增加,相应的各高校提供奖学金总规模也将增加。2011年,被港大和港理工录取的内地新生中约有1/4拿到了各类奖学金。据香港理工大学内地事务处总监罗璇博士透露,今年有慈善企业家与该校签订有关协议,将每年全额资助5名优秀的内地考生,这意味着内地生考入香港理工大学将多了5个免学费的名额。另外,香港教育学院2011年在内地录取的70人中,也有16名学生获得全额及半额奖学金。


香港各大学面向内地生源展开攻势:奖学金涨了,招生数多了,工作机会多了。学子们明白了:清华、北大这样老牌的金字招牌外,原还有另一条大学通罗马——去香港念书。虽说,路比前宽了,多了;要走好却也不容易。为此,记者请到过来人,听他们说说内地高考生在香港求学、生活,求职的门道。

关键词一:学费

Judia,香港大学四年级,普华永道INTERN,今年八月转正。她是03届高考生。
“当时,香港来内地招生仅限于在高考前复旦、交大等名牌大学的高考咨询会上。”Judia说,香港大学连个学校代码都没有。
那一年,在父母支持下,Judia资料投递(英文版个人简介、学校推介、英语水平证明等等)、高考选拔、英语考试,通过层层筛选。最后,一通可视电话面试敲定了Judia去香港大学的资格。那一届,香港大学在内地只招了2人。
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内地统招。香港大学内地招生的接触面再次拓宽,甚至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一些考生高考志愿表的第一、第二志愿。因此,香港各所大学的高考分数线跟着水涨船高。去年,港大、港科大录取分数线直逼北大、清华,跻身国内“门槛”最高学校之列。
与此成正比的,是香港各大学看涨的学费。2004年当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学费是一学年4万。现在,香港大学的平均学费整个翻一番。

关键词二:粤语

小晨是上海复旦大学04级学生。大一时,做为交换生,她到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系学习。刚到校,一切都很新鲜。逛了校园一圈,小晨有点担心了,“我发觉,我听不懂别人说话。”
不久,针对上课某一个话题,两个同班同学互相说,点解,点解。这把小晨听得一头雾水。后来她悄悄问别人,才知道“点解”是粤语“为什么”的意思。
时间一长,小晨发现,原来,香港当地大学,除课堂上是全讲英语外,课后本地师生交流,都使用粤语。自然,“语言关”,成了摆在内地学生面前的首个难题。
“刚开始肯定很痛苦,要尝试着多和自己的师兄师姐们交流,”方同学说。相比小晨,方同学已是个资深的“新香港人”。2002年,她以人大交换生身份到岭南大学学习,如今在香港工作且安家落户。
不过。目前不少香港大学校会专门为内地生开一个学期粤语课。每周两节课,不计入学分。当然,还有不少留学生过来一起学习。

关键词三:求学

刚开始,方同学的不习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港的英文授课模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这些数学中的专用名词,用英语该怎么表达?”
“第一年,英文书像砖头一样厚。我发现,根本没法背下来,每天都在那里痛苦地挣扎。判断自己来香港是不是选择失误了。”方同学说,不过,慢慢你就会发现其实不需要这么痛苦,有时看老师的PPT就可以了,找到了窍门就不会觉得太可怕。”
她说,其实,这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在香港,学习自由度并不大,反而有点像内地的高中。除了课堂点名,老师把学生的功课盯得很紧,“不交作业,老师还要骂人呢。”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的小磊则说,香港大学的学风很自由。他本科毕业后,去香港大学,读机械专业研究生。“香港的大学思维方式很西式,你需要主动提问。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在香港你会学不到东西。”

关键词四:会玩

在香港这个丰富多彩的城市念书、生活,你还得会玩。
清华大学的小磊说,香港本科生会搞各种活动,比如说,新生集中训练营。
新生每天晚上闹,闹到半夜。体育活动非常多,讲究参与度。
复旦姑娘小晨对香港学生的“宿生会”印象很深。“宿生会”专门组织学生一起搞活动。渐渐地,大家就彼此熟悉。在电影《玻璃之城》里,舒淇、黎明演的男女主角相遇、相爱,即是通过那个“组织”。
“相比之下,香港大学的班级概念不太强烈。”小晨说。
她说,在香港,学习不可以放,社会活动更不能舍。一旦给人贴上“书呆子”的标签,就意味着你在香港的生活会有点孤单。

关键词五:奖学金

在香港读书,学费和生活费等开支比内地高出许多。一旦学生宿舍满员,2-3个人合租外面房间,月租6000港币左右,地段稍好一些的,租金就得飚上8000港币。根据当地政策,内地生不能在香港打工。
香港为了照顾这些非本地生,设立了各种奖学金。高者,能让一个非本地生不花分文完成4年大学课程。清华大学的小磊说,自己拿到奖学金,学校每月1.5万港币,减去学费是一年4.2万,过得还不错。
但拿奖学金不是易事。复旦姑娘小晨郁闷地说,自己在内地的优势在香港根本表示不出来。一直引以为豪的英语沦为二流水准。她说,同时,香港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也是一些内地学生无法想象的。香港大学明文规定,学生论文一旦发现摘露他人文字作品而未注明出处者退学处理。

关键词六:求职

和内地比,赴港念大学的最大魅力在于:一份好工作。“在香港读书是个‘跳板’,机会很多。”清华大学的小磊说,自己曾跟着一个香港教授去麻省理工。在那里,小磊碰到很多哈佛教授,“稍留心套套近乎,就很有可能留下来。”
复旦大学的小晨在香港读大学时,大一拍广告,大二做编辑。大二暑假,她又报名美国一个国际夏令营义工计划,到耶鲁大学待了一个暑假。只要努力,香港给年轻人提供的机会遍地都是。
“在这里找工作,和内地的许多情况都相似。专业对口的,就容易找工作;比较冷门的,就会比较麻烦。如果你足够优秀,念大学时,就会被签走。”方同学说,按规定,只要能在香港合法连续住上七年,就能申请永久居住证。
“不管是留下还是回来,在香港求学是有好处的。”小磊读完研究生就回国工作。他所在的公司,不少高层是香港人。在香港待过,双方比较能沟通,更受器重。

相关背景:香港各名校的优势

香港大学: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现有十个学院,从2000年起将在内地招收自费大学本科生。录取原则上以内地重点高校本科录取线为参考。此外,还将对考生进行面试和口试。由于香港和内地大学的学制不同,被录取的学生将在指定的内地大学学习一年,再到香港大学完成另外三年的学业。对内地学生的收费标准与香港人相同。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以推广中文教育为特色,现在大多数学系皆有提供中英语课程。2002年起,开始在内地的部分省份招生,近年招生人数不断扩充,开放省份也逐渐增加。在2007年高考中,已经实现了“零志愿”分类,且为内地学子提供丰厚的全额奖学金。

香港科技大学:年轻的香港科技大学创校15年,已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该校已在内地招生。在校的内地本科同学自发成立“中国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本科生部”,为内地同学提供重要的资讯和必要的帮助。

香港理工大学:前身为香港理工学院。理大现为全港学生人数最多的教资会资助大学,提供的课程均能切合工商界及社会人士的需求。同时,理大亦积极为公营及私营机构提供专业顾问、培训及应用研究等服务。透过这些服务,大学与工商界亦建立了紧密的伙伴关系。

香港城市大学:是香港特区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于1984年建校。于2005年获教育部列入国家第一批录取重点高校名单,按照内地重点高校招生的程序和办法招收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根据该校过去几年内地学生毕业后去向调查,远赴海外或在港继续深造的人数约占64%,在港就业的占29%,回内地升学或就业的则为7%。

详情请扫码添加微信了解

免费热线电话: 400 8888 78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学习窗看到的。
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