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常州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及小学毕业工作

2021-05-28 20:58:09  人气:27627

根据《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文件精神,常州市教育局就做好2021年全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及小学毕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及小学毕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为目标,积极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范招生行为,严肃招生纪律,确保全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有序推进,切实维护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基本原则

免试入学

幼儿园招生以相对就近、方便家长为入园原则。任何幼儿园不得将入园资格与是否接受本园早期保育教育(亲子教育)挂钩。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法》,实施免试入学。

公民同招

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所有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不得违反规定设置报名条件,不得提前招生和掐尖招生。

公平规范

切实保障随迁子女的入学权利,凡符合政策规定的随迁子女,原则上在公办学校就近安排;公办学校无法就近接收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主城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下同)、经开区,启用“常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招生入学系统”),进一步提升招生入学工作效率。

招生入学办法

幼儿园

1.入园对象。2018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本市户籍幼儿或监护人在本市有稳定住所并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

2.入园条件。凭户口簿、婴幼儿出生证、预防接种情况评价表、体检卡(由妇幼保健部门体检),到居住地附近幼儿园登记,经审核同意后即可入园。

3.报名及招生时间。各幼儿园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时间统一发布招生通告,7月1日至2日集中办理报名手续,7月6日公布新生名单。

小学

1.入学对象。2015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本市户籍儿童。

2.入学条件。凭户口簿(儿童和一名监护人须在同一户口簿)、合法固定住所证件、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评价表,到所在学区小学办理报名手续。

3.入学办法。公办小学采取户籍、居住地对口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等方式入学。先安排户籍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一致的适龄儿童按学区就近入学,再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户籍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的适龄儿童入学。民办小学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方案实施招生。

4.时间安排:

(1)5月28日,公办小学发布入学通告,民办小学发布招生简章。

(2)6月7日至6月27日,主城区、经开区通过招生入学系统,进行小学新生入学信息采集。

(3)7月1日至7月3日,公办小学现场审核报名材料,民办小学接受报名。主城区、经开区完成招生入学系统信息采集的适龄儿童,根据民办小学招生简章和本人意愿,在招生入学系统中,由监护人为其自主报名。其它地区适龄儿童直接到民办小学报名。每位适龄儿童限报一所民办小学,违反规定者取消其报名资格。

(4)7月12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进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时公开派位结果。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公布录取学生名单。

(5)7月13日,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到学区小学办理报名材料审核。

(6)7月30日前,各小学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完成招生入学工作。

初中

1.入学对象。本市户籍小学毕(修)业生。

2.入学办法。公办初中采取户籍、居住地对口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等方式安排学生入学。先安排户籍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一致的学生按学区就近入学,再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户籍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的学生入学。民办初中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方案实施招生。

3.时间安排:

(1)5月28日,公办初中发布入学通告,民办初中发布招生简章。

(2)6月1日至3日,主城区、经开区完成招生入学系统信息采集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根据民办初中招生简章和本人意愿,在招生入学系统中,由监护人为其自主报名。其它地区应届小学毕业生直接到民办初中办理报名手续。每位学生限报一所民办初中,违反规定者取消其报名资格。

(3)6月15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进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时公开派位结果。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公布录取学生名单。

(4)6月30日前,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在学区初中入学。

(5)7月15日前,初中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6)7月30日前,完成初中招生工作。

特殊学校

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用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轻度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承担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任务。全市适龄听障儿童可到常州市中吴实验学校报名。辖市、区适龄智障儿童到居住地特殊教育学校报名。

需专人护理、无法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原则上采取送教到康复机构、残疾人之家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

随迁子女入学

1.入学原则。根据“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就近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入学。

2.入学对象。小学为2015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儿童,初中为本市小学毕(修)业生。

3.入学条件。儿童少年及其监护人户口簿;父母在现居住地连续居住且不少于一年的居住证;父母缴纳一年及以上社保的凭证;父母与常州用工单位签订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有工商营业执照。

4.入学办法。符合条件的儿童少年监护人,均可向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入学申请。各地要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做好随迁子女报名入学工作。

港澳台胞、引进人才子女及外籍儿童少年入学

港澳台胞、企事业单位引进异地人才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本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就读义务教育起始年级,有房产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房产所在学区学校就读;无房产的,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就读。就读非起始年级的,原则上按上述办法办理。如学区学校学额已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其他公办学校就读。

外籍适龄儿童少年可到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等民办学校报名入学。

优抚优待政策照顾对象子女入学

对于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高层次人才、优秀归国留学人员、援疆援藏援青援陕及支边人员、“常商服务卡”持有人、对常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人员等优抚优待政策照顾对象子女,根据有关政策统筹安排入学。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细化入学操作程序。

小学毕业工作

小学毕业考核

1.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应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着重考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

2.学业水平考核。原则上由学校自行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指导、督查。各小学考查学科的教学及英语口语测试于6月15日前结束,6月19日进行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毕业考试,6月23日前组织补考。

3.常州市教科院负责做好考核指导和质量分析工作。

升学登记

1.毕业班学生均应填写《2021年常州市小学毕业班学生登记表》或《2021年常州市民办民工子弟小学毕业班学生登记表》,并参加小学毕业考核,领取毕业证书。主城区、经开区毕业班学生登记表,由招生入学系统自动生成。

2.对要求回户籍地参加毕业考核的学生,学校应在5月底前出具学业证明,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在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学籍卡盖章交其监护人。

3.有常州户籍在外地就读、要求回主城区初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6月7日至6月27日在招生入学系统进行登记,并在六月的每周六上午(端午节除外),携带户口簿(学生和一名监护人须在同一户口簿)、不动产权证和在读小学出具的学业证明,到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办理报名材料审核。

4.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学籍审核,严格学籍管理,杜绝随意转学、多报漏报学生等不规范情况发生。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