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IPO常态化已成共识,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产业增长,推动产业增长的核心是金融力量,未来几年将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黄金窗口期!优质企业应该尽早着手做好规范工作,规划好经营业绩,搭上资本市场发展的快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金融战略与企业上市并购”精读计划,从战略高度开展科学、有效和合规的系统性的新金融培训,实现金融与实业的可持续增长,并运用多种科学的价值经营方法,打造新金融战略第一品牌,帮助企业达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战略目标。
一、2019金融发展动态与新趋势
|
二、科创板创新战略与资本运营新模式
|
1.全球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复苏态势
2.中国新经济形势面临挑战和机遇
3.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金融创新发展体系
4.中国金融改革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5.金融体系改革基本抓手与监管改革
6.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与产业调整政策
7.新经济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
8.区域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新动能
9.智能革命驱动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10.新经济拓展范围经济的基本逻辑
11.金融开放形态下的调控监管体系
12.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13.金融市场的统一与转版退市的完善
14.未来十年中国金融充分市场化进程
15.新兴行业的战略机遇与发展规划
|
1.科创板设立背景
2.科创板建设的历史铺垫
3.科创板规则要点精准透析
4.科创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5.企业如何借助科创板成就自身,在市场上胜出
6.为什么要退科创板和注册制
7.科创板和注册制制度设计的核心逻辑、基本要义合关键内容是什么?
8.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制度设计有何奥妙?为何如此?
9.这些制度安排如何落地?有何时机影响?未来趋势如何?如何谋势谋事,走向成功
10.企业资本运营五级价值增值体系
11.资本市场追捧的新模式与新战略
|
三、IPO顶层设计与国际资本市场策略
|
四、IPO上市规则与证监会发审新动态
|
1. 资本运营创新模式设计与战略规划
2. 企业IPO上市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
3. 海外上市操作特点与国际资本运营
4. 香港上市操作特点与资本运营体系
5.集团间不同产业之间资本发展策略
6.如何确定上市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7.产融结合商业模式的弯道超越方法
8.企业新金融战略的要点与效益分析
9.产融结合盈利模式的有效循环
10.竞争优势与企业估值提升方案设计
11.重新划定产业与资本利润区
12.如何选择相匹配的金融模式与战略
13.企业新金融战略与发展体系设计
14.产融结合的产业升级发展策略
15.企业实际状况分析与方案升级
|
1.IPO发行制度与发审委最新动态
2.IPO发行审核流程与发行审核理念
3.IPO审核条件详细解读与应对方法
4.大发审委专家构成及审核新规
5.发审委反馈问题答辩与解决方法
6.IPO申报前的系统准备工作
7.IPO申报中正当的沟通技巧
8.董事长内心辅导与应对策略
9.IPO最新被否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法
10.如何做好上市项目组进度管理
11.IPO被否如何整改问题重新上市
12.IPO上市项目的实务问题探讨
13.改制过程中资产业务重组关键问题
14.企业上市前的各种重大问题处理
15.如何提前做好规范加快上市速度
|
六、IPO上市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处理
|
|
1.上市交易所选择与收益分析
2.组建企业上市筹备组的关键事项
3.如何制定企业改制及上市方案
4.上市的主体如何确定
5.合法合规问题处理与相关部门审批
6.内部控制有效性规范性问题处理方案
7.股权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案
8.关联交易问题的处理方案
9.持续盈利能力的问题处理方案
10.毛利率及应收账款存疑的处理方案
11.会计处理合规性、收入真实性质疑
12.发行人独立性问题的处理方案
13.同业竞争与上下游股东处理方案14.客户依赖问题的处理方案
15.募投项目合理性的问题处理方案
16.实际控制人的相关问题处理
17.家庭成员的实际控制人界定问题
18.无实际控制人怎么处理
19.委托投票权如何设置
20.财务会计中的问题如何处理
21.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
22.上市前大比例分红的问题处理
23.资金拆借问题如何处理
24.资金占用的问题处理方案
25.内部职工借款的问题处理
26.劳务派遣问题处理
27.技术合作开发中的合规事项
28.现金结算和个人账户收款处理
29.评估调账操作与会计差错调整问题
30.违规票据融资怎么处理
|
1.股东出资中的瑕疵处理
2.抽逃出资问题的处理合规设计
3.出资延期到位的问题处理
4.股权质押的问题处理
5.对赌协议怎样处理
6.委托持股的问题处理
7.董事和高管的核查与注意事项
8.置换出资的注意事项
9.补足出资应关注的问题
10.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超标问题处理
11.债权转股权的操作方法
12.资本公积定向转增注意事项
13.VIE架构回归怎样设置
14.上市前存在重大安全事故怎么处理
15.上市前存在行政处罚怎么处理
16.行政诉讼的影响与处理方案
17.税收问题如何解决
18.股权转让所得税的问题
19.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的问题
20.整体变更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21.资产瑕疵如何处理
22.国有资产的处理方案
23.特殊类型公司上市的可行性分析
24.渠道商的合规处理问题
25.重大客户依赖的问题解决
26.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如何操作
27.吸收合并如何操作
28.股份支付的系统设计与问题处理
29.绿色通道上市中的问题与处理方案
30.发审、询价、发行中的注意事项
|
七、产业并购与市值管理增值体系
|
八、借壳上市与并购交易操作体系
|
1.市值管理与价值创造提升方案设计
2.并购驱动的内外逻辑与新规则
3.并购方案如何能平衡与共赢
4.并购交易如何避免常见误区
5.并购投资如何实现最大化收益
6.如何应对股价暴涨暴跌
7.利用市值开展再融资并购和股本扩张
8.市值低迷时通过增持回购维护市值
9.市值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
10.舆情危机管理与媒体共建
11.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新特点与新模式
12.重组市值效应提升经验与新路径
13.资金在并购重组中如何赚钱
14.A股并购基金的盈利机遇
15.并购投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6.如何看待上市公司+PE的模式
17.红筹回归A股流程动因及操作关键
18.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的动因和关键
19.投行在并购中的段位与服务层次
20.注册制对A股并购的发展与影响
|
1.并购对企业发展的五重意义
2.如何全面认识上市公司产业并购
3.借壳上市方案设计与交易达成方法
4.借壳上市并购交易的关键问题
5.业务文化管理协同与整合实施
6.如何借助资本市场整合行业资源
7.产业并购与市值良性循环方案设计
8.A股并购与IPO的关系逻辑要点
9.重组上市的新规影响与操作体系
10.构建立体交易思维,进行全要素博弈
11.标的估值作价历史差异及结合支付
12.如何选择并购中的支付方式
13.并购退出周期、预期判断及纳税
14.业绩承诺与补偿的操作方案
15.如何把握并购中的停牌时机
16.如何制定清晰并购战略与执行
17.交易谈判博弈与共赢问题处理
18.如何处理好内幕交易
19.如何识别和躲避交易陷阱
20.如何做好并购交易中的监管沟通
|
九、企业全要素创新与现代创投体系
|
十、企业风险管控与法律、财务、税务
|
1.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的关键要素
2.商业模式变化规律与最新模式解析
3.新经济领域与现代投融资体系特点
4.赢利模式与现金流设计分析
5.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兴产业结合
6.现代创投体系不同段位与模式
7.管理团队和竞争优势的合理估值 8.投资行为学与资本市场原理 9.经营价值的创造及企业融资周期 10.股权投资产业化与企业创投化 11.现代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投资偏好 |
1.资本市场运营的风险管控体系
2.企业开展金融业务中的风险管理
3.纳税收入与会计收入的合理筹划
4.IPO过程中关注的重点财税问题
5.IPO过程中主要法务问题
6.证监会IPO财务审核要点
7.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相互印证
8.报告期补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9.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依赖的问题
10.个人股东股权转让的税务问题
11.固定产权、无形资产的明晰问题
|
十一、企业投融资决策评估体系
|
十二、私募基金管理与风险管控
|
1. VC、PE、PRE-IPO各阶段融资策略
2. 短期融资与长期融资的组合策略
3.融资方案的策划与设计
4.投资机构的选择与谈判
5.项目选择依据与条件 6.财务业绩评价/现代企业财务体系 7.理解财务报表的/财务分析方法 8.如何防范财务报表作弊
9.实地尽职调查与商务计划书的编写
10.企业价值评估与股权定价
11.投融资过程中的法务、税务问题
12.投融资与股权结构的注意要点
13.投融资与投后管理的注意事项
14.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与期权激励制度15.内部员工融资应注意的事项
|
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商业模式解析 2.PE的资金募、投、管、退管理 3.PE组织形式公司、合伙与基金制 4.PE基金制度优势与操作 5.PE项目的投资并购重组策略 6.PE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方案 7.PE机构合理的治理结构 8.PE的会计与税收处理 9.中国政策法律框架下的PE操作方略 10.《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关于PE机构的规范 11.《证券法》对PE投资二级市场与并购的规范 12.私募基金母基金运行模式与要点 13.财股管理与家族财富办公室管理 |
谢 平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
杨凯生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银监会特邀顾问
【权威性】政府、投行、券商、企业专家组成的核心师资团队,全面解密新金融战略
【前瞻性】针对IPO过程中最重要问题,提前规避风险陷阱,扫清障碍
【客观性】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专业、多方位的角度给企业以强大的支持
【唯一性】目前国内唯一的新金融系统提升,全方位聚焦新金融中的方方面面。
1.拟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CEO、CFO、董事会秘书;
2.政府上市办、金融办、开发区、科技园等与上市企业负责人;
3.基金合伙人;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业人员;
学 费:118000元/人(含学费、教务费、证书费),食宿自理。
学 制:总学制一年。每月集中2天。
户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帐号:0200 0264 0920 0176 883
开户行:(工行房山支行良乡分理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开具中央非税收入统一票据。
*汇款用途请注明:新金融战略与企业上市班+学员姓名。培训学费由开具中央非税收入统一票据,并严格执行有关财务规定。
完成规定课程并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颁发结业证书。